5414
日據時代,蔗農為爭取權益,為什麼會發生「二林事件」?
日據時代
蔗農為爭取權益
為什麼會發生「二林事件」?
日據時期台灣農民對抗日本統治和地主壓迫的奮鬥--農民 2003-11-16 03:36:49 德川家空 日據時期台灣農民對抗日本統治和地主壓迫的奮鬥--農民組合1925.0.102 二林召開農民大會
反抗林本源製糖株式會社剝削蔗農。
當時流行一句話- 「第一戇種甘蔗會社磅」。
1925.06.28 二林蔗農組合成立。
在日本學醫回台的李應章、吳海水在二林成立「二林蔗農組合」
舉辦農民講座
說明爭取蔗農權益。
林本源會社不予理會
強制採收甘蔗
二林地區蔗農群起反抗
10月22日阻檔會社職員收割甘蔗引發大規模衝突
日本警方開始逮捕蔗農
蔗農組合幹部十人被捕
此事件被稱「二林事件」。
1925.07.26 二千七百多名蕉農在員林集會抗議日本商社壟斷禁止台蕉自由輸出。
1925.08 麻豆數千蔗農發動反剝削抗爭運動。
1925.10.21 二林蔗農組合抗議林本源製糖會社無理剝削強制採收的惡法
爆發衝突
39人被起訴
25人判有罪. 1926.01.10 二林庄長林四川帶領蔗農抗議製糖會社剝削蔗農
被免職。
1926.03.19 高雄陳中和財團強制收回佃農(小作)土地
引發雙方嚴重衝突
9月23日簡吉一等7人被逮捕判刑。
1926.04.11 大肚庄民一百多戶抗議退休官僚強佔民地。
1926.06.14 對抗財團及退休官員的剝削和強佔
二林(林本源糖場)、鳳山(陳中和物產會社)、大甲(退休官僚)、曾文(明治製糖)、竹崎(三菱)分別成立農民組合。
1926.06.28 黃石順整合台灣各地農民組合成立【台灣農民組合】
全台各地會員達到46
000人。
1927.04.30 台北市2000名人力車夫罷工。
1927.07 辜顯榮的鹽水港製糖會社
在總督府【區域採收制度】的惡法保護下
剝削農民
引發一千多名農民衝突。
1927.12.14 台中農民組合第一次大會
參加人員150多人。
1928.02.20 農民組合斗六支部要求降低水租
並成立抗租聯盟。
1928.12.30 農民組合第二次大會
500多人參加。
1929.02.12 日本政府指農民組合涉及暴力叛亂
逮捕59人
拘押300餘人
12人被判刑。
1929.03.12 在日本軍警強力壓制林圯埔居民
以1/3時價售予三菱財團取得1萬4514甲林地。
1929.05.30農民組合幹部 彰化人王敏川(1889-1942)出獄重新組織文化協會
走向小市民的群眾團體路線。
1930.04.10 嘉南烏山頭大圳完工通水
東西寬20公里、南北長90公里、灌溉面積15萬甲
全部工程費5414萬圓
工期十年
完工後因水租提高三倍
引起數萬農民抗議。
1930.07.30 台灣農民組合曾文支部300名會員
包圍糖廠要求提高收購地價。
1932.04.12 新竹州竹南農民組合支部在大湖發起農民運動
日本政府在全台各地大事搜捕農民組合主要幹部
台中州彰化及高雄鳳山地區因辜顯榮集團及陳中和財團密報名冊最多
92名被逮捕
多人死在獄中
餘者被判2-8年徒刑。
台灣廣大農民自發性的組織--農民組合因此無疾而終
台灣廣大農民還是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苦日子。
1935.01 台中豐原 呂赫若(1914-1947)發表小說- 牛車
描述台灣農民被嚴重剝削的苦境。
2003年的今天
台灣數十萬
將近一百萬的農漁民群眾
他們的生活有好一點沒有?
參考資料
http://www.wufi.org.tw/dbsql/showmsg.php?id=63
覺悟下的犧牲──為「二林事件」一嘆!
張映/台灣《資本論》研究會一九二五年十月
同是彰化人的賴和
在彰化二林事件爆發後
悲痛地寫下他文學生涯的第一首白話詩〈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事件戰友〉
他寫道:覺悟下的犧牲覺悟地提供了犧牲唉
這是多麼難能!
他們誠實的接受使這不用酬報的犧牲轉得有多大的光榮!
這首後來刊載在同年十二月底《台灣民報》的詩作
成為「二林事件」最好的文學注腳
賴和被農民「覺悟下」的犧牲而感動
稱呼這些參與運動的同鄉為「我的弱者的鬥士們」
詩中鼓勵彼時知識份子也應有此「覺悟」。
近日
聲援楊儒門的部分社運人士
將二林事件與楊儒門在公共場所放置炸彈的行為勾連一起
並認為楊儒門是二林事件精神的「延續」
如果楊儒門事件所引起的知識份子「覺悟」
竟是如此反智
那麼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部分社運人士或也引用了賴和這首詩作
但他們忘記了詩裡的「覺悟」。
他們認為政府不仁
因此楊儒門「以暴制暴」的鬥爭邏輯當可成立
但他們一直無法回答的問題是:楊儒門的炸彈
竟是指向一般無辜大眾
指向我們急欲團結的工農大眾。
竟還要我們秉持楊儒門精神
在二林事件七十幾年後的今天
興起新一波農運高潮。
那麼我們就回頭看看
為何二林事件不可與楊儒門等同而喻!
二林事件中
李應章等人揭發二林地區林本源製糖會社的收購價格比鄰近的明治製糖等會社還要低上許多;肥料的供給價格還要貴上許多的真相
因此
便聯合了四百多名蔗農成立了蔗農組合
並向會社要求提高收購價格。
但是
當農民與會社尚在抗爭、對峙
會社竟聯合警察進入蔗田強迫採收
農民被迫以身體保護血汗結晶
因而爆發衝突。
因此
只要我們回顧七十幾年前
報紙刊載的二林事件法庭答辯報導就可發現
彼時二林人並非是抽象的以暴制暴邏輯
反而是具體的據理力爭
表達甘蔗是農民的財產、是辛苦的代價。
他們指證歷歷地說
在尚未公平議價之前
蔗農當然有權不讓會社任意收割
反而是搶刈的會社違法。
二林事件的農民集體行動
突顯了殖民地的法律竟只維護大資本家
而無公平照顧蔗農
正是因為尖銳地突顯了農民的對立面是大地主與殖民政府
直指殖民地的社會矛盾
才觸發了此後的工農運動
使二林事件成為打響第一戰日治農民運動的前哨鉦鼓。
在二林蔗農「覺悟下的犧牲」之後
反觀此時由部分社運人士詮釋的楊儒門事件
將楊儒門此種個人的、把炸彈放在人來人往公共場所
將傷害指向我們欲團結的大眾之行徑
詮釋為:此舉不過想引起大眾對台灣農業問題的關注
楊儒門其實不是放炸彈而是放鞭炮。
事實上
知識份子不能不察
如果台灣農民的悲慘命運
都不能引起社會大眾同情
那麼
炸彈就能嗎?如楊祖珺、林孝信將炸彈魔術般地變成鞭炮之後
就可以爭取到群眾的支持繼而挺身投入農運嗎?部分社運人士將楊儒門標舉為台灣農業英雄
這又是怎樣的「覺悟」?也無怪乎有「流氓無產階級」(不
或許算是流氓資產階級了!
)出面挺身聲援
也將楊儒門視為他們心目中的英雄了。
楊儒門的錯誤
是我們應感同身受一起虛心反省的:一定是我們做的不夠
才讓楊儒門如此鋌而走險。
也正因如此
在此當下
我們到底在楊儒門事件裡反省了、總結了什麼?才會變成如此重要。
讓我們成為賴和詩作中覺悟下的戰友
而不是成為群眾尾巴、反智的知識份子。
二林蔗農抗爭事件爆發 1925.10.23 彰化二林人/洪萬生 : 「大概有四、五個巡查
還是多少個我不太記得
拿長柄刀
說大家不能亂來
不然就殺。
」洪萬生
描述的是在他十二歲時
家鄉甘蔗田裡發生的蔗農抗爭事件──二林事件。
二○年代
日本為穩定國內糖價
在台灣成立新式製糖會社
將台灣土地收歸國有、佃農改為蔗農
無情壓榨台灣農民
推展以殖民地血汗供養宗主國的殖民地經濟。
彰化二林人/洪萬生 : 「不給我們開價錢
收割後才定甘蔗價錢
結果隨便算一個價錢給我們。
」 彰化二林人/謝聰敏 : 「收甘蔗的價錢、數量都得照他們製糖會社的規定
壓迫、剝削蔗農。
」 一九二五
長期受林本源製糖會社壓榨的彰化縣二林、大城、沙山、竹糖等四庄蔗農
由於對殖民統治久懷不滿
同時受台灣議會請願運動的影響
民族思想、階級意識啟蒙
決心組織起來
向製糖會社展開鬥爭。
同年六月
蔗農組合總會正式成立
李應章、劉崧甫、詹奕侯為理事
會員達四百餘人
這是台灣第一個成立的農會。
他們向製糖會社提出五項要求
包括收割前公布收購價錢、肥料由蔗農自行購買、會社必須與蔗農協定甘蔗收購價錢、甘蔗過磅應會同蔗農代表、會社應公布肥料分析表等
不過平時對蔗農偷斤減兩
予取予求的林本源製糖會社
在殖民政府的撐腰下
根本不理會蔗農這項公平交易要求。
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二日
在日本警察保護下
製糖會社強行收割甘蔗
與當地蔗農發生衝突。
彰化二林人/謝聰敏 : 「糖廠來強行收割
有警察保護
蔗農們拿石頭、拿樹枝擲日本警察。
」 第二天凌晨
日本警察百餘人
連夜分至二林、沙山兩庄捉拿事件涉嫌人
包括當地蔗農與蔗農組合幹部李應章等九十三人就此被捕入獄。
這就是二林事件
繼治警事件後
日據時代又一樁震驚全台的農民受迫害事件。
任何時代
農民永遠是受壓榨、受迫害的第一個人
自古而今
幾乎毫無例外。
彰化二林人/謝聰敏 : 「我小時候就常聽一句話
說第一傻種甘蔗給會社磅
就是任他磅
價錢任他算。
」 弱者的哀求所得到的賞賜 只是橫逆、摧殘、壓迫 ──賴和‧《寄二林事件戰友》 ───────────────────────────我是分隔線=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