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8
新台幣和古代銀兩的匯率比大約是多少?
古代銀兩或是銅錢可以折合現代的新台幣嗎?例如清代甲午戰爭賠款二萬萬兩
每年歲收總額大約七千萬兩大約是現代的多少錢啊?總覺得很難想像哩!
清代在歷次條約中
對外賠款總數整理後約如下:條約賠款其他合海關銀合2003年台幣(億元)中英南京條約2100萬元廣州贖城費600萬元英商館損失62372元19
207
884284.1中英法北京條約1600萬兩 16
000
000231.0中日北京專條50萬兩 500
0003.7中英煙台條約20萬兩 200
0001.5中俄伊犁條約900萬盧布 5
833
54943.5中日馬關條約2億兩贖遼東半島3000萬兩威海衛駐軍費150萬兩227
764
748993.1辛丑和約4.5億兩地方賠償16886708兩466
886
7082035.6中印藏印條約50萬磅 3
333
33314.5以上各項合計
清代賠款總數約有7.4億兩
折合今天台幣約3600億
這只計算本金部分。
馬關與辛丑兩和約中
中國無力賠償
只好借外債應付
若加計利息、回扣、經理等費用
這部分又增加了約7億兩
折合3100億台幣。
但是清廷所借款項到滅亡前也沒還完
所以實際上到底還多少很難算得清楚。
大致除馬關、辛丑賠款都有還
共計4500萬兩
合台幣580億
馬關、辛丑賠款如按還款年限推估
總共還5.3億兩左右
換成台幣約2300億
共計5.75億兩
合台幣2900億。
按絕對數字來說
清朝付出相當於2900億台幣的賠款並不算多
1871年普法戰爭後法國賠款50億法郎
相當於12.3億兩
或台幣1.5兆;英國在1854~1856三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中支出軍事費用1.18億磅
折合7.2億兩
或台幣1.1兆
都比清代的總賠款多好幾倍。
賠款雖然不多
但當時中國落後貧窮
政府財政能力非常薄弱
清末財政收入不過8900萬兩。
自1895~1911年間清廷平均每年支付3100萬兩
全國收入超過1/3都拿來支付賠款
造成國家財政破產。
註:以上換算標準如下:清1石=103.55公升
1公升米=0.6975KG。
1兩海關銀=1.0164兩庫平銀=1.40892銀元。
1895年以前1兩海關銀=1.5日元=4.0417法郎=0.1639英磅=1.5428盧布
1900年1兩海關銀=1.407日元=0.15英磅=3.75法郎=1.412盧布。
1840年平均米價1.4兩/石
1860年平均米價1.6兩/石
1875~1885年平均米價3.3兩/石 1895~1905年平均米價5.6兩/石。
台灣2003年平均米零售價32元/公斤。
參考資料
我
1兩黃金 = 人民幣2000元 = 10兩白銀1兩白銀 = 人民幣200元 = 1000文錢 = 1貫(吊)錢1文錢 = 人民幣0.2元另外:1石米=1兩白銀(1石米是一個大人200天左右的口糧)中日馬關條約賠款二億兩
合海關銀227
764
748兩
合2003年台幣(億元)993.1億元
甲午戰爭賠款,匯率,馬關,中英南京條約,中日北京專條,台幣,盧布,廣州贖城費,北京條約,海關
鴉片戰爭|北洋軍閥|南京條約|天地會|伊犁條約|靖康之難|百日維新|文成公主|北京條約|毛澤東|白蓮教|中法戰爭|鄧小平|南京大屠殺|慈禧太后|西安事變|九一八事變|北洋水師|義和團|八國聯軍|乾隆|五胡亂華|貞觀之治|火藥|雍正|八王之亂|康熙|甲午戰爭|中日戰爭|李清照|馬關條約|印刷術|太平天國|
5428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21600070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