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452

求義大利”佛羅倫斯''景點的圖

我要 聖十字大教堂 市政廳廣場的圖其他景點的也可以提供(要附圖)
著名城鎮: 羅馬簡介   羅馬城幾乎有三千年的歷史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在羅馬產生了一種語文--拉丁文

在文化上它處於支配地位長達兩千年

在羅馬產生的法律啟示了整個西方世界的法典

最先進的國家多少世紀以來都把羅馬的藝術和建築風格當作楷模

該城所產生的影響

在西方歷史上沒有能比得上它的

它起先是羅馬帝國中心地

後來是天主教中心地。

旅遊景點萬神殿   位於萬神殿廣場的南面。

廣場中央是1575年修建的噴泉

以及方尖碑。

萬神殿建於西元前27年

由羅馬帝國開國皇帝奧古斯都下令修建

西元130年重建

至今完全保留原貌。

萬神殿的大圓屋頂下面沒有一根柱子與窗戶

從天花板引入日光

充滿了和諧古典美。

入口有16根石柱

每根石柱都是整塊的花崗石。

裏面有知名之士的填墓

如艾曼紐皇帝、畫家拉斐爾等。

許願池   許願池位於波里大會宮殿的正前方

1762年由沙爾維設計建造

是巴洛克藝術的傑作

在一對人魚海神把利托尼所導行的軍車上

海王神像站在巨大的貝上

威凜傳神。

傳說在許願時

第一個願望一定要許希望再訪羅馬

之後才能許第二個願望

否則願望不會實現。

 艾曼紐二世紀念館   為紀念1911年完成義大利統一事業的艾曼紐二世而建

石灰石的大建築

彈壓廣場

成為羅馬的名勝之一。

鬥獸場西元1世紀後期福拉比歐時代象徵權力與榮耀的橢圓形大鬥獸場

於西元75年動工

西元82年完成

正式名稱原為福拉比歐鬥獸場。

自第8世紀起

由於規模宏大

使用語義『巨大』的 Colosseo 一詞稱呼它。

這裡是羅馬市民曾經熱衷於流血的鬥場

也是基督教徒受殘酷迫害的地方。

周圍527公尺

直徑200公尺

50高公尺

有四層樓高

可以客納5萬名觀眾

真是名符其實羅馬最大建築物。

場內的十字架

是為了紀念受暴君尼羅迫害

被獅子活活咬死吞食的殉教者而建立。

君士坦丁凱旋門   建於西元315年

是羅馬保留最究整的凱旋門

是當時的市民和元老院的人員

為了紀念君士坦丁大帝在羅馬的米爾比奧橋(橫跨在台佰河上)擊敗麥克仙鳥斯而建的。

凱旋門由3個拱門形成

城門表面有紀念Trpanus、哈德連、安東尼各大帝戰勝的浮雕。

凱旋門北側曾有一圓錐形噴水池

是古羅馬騎術、戰車比賽的折返點。

據說在廣場北方附近原有頭戴金冠的尼祿像

但今已不見蹤跡。

另外

在其左方的陽台有哈德連大帝建造的維納斯與羅馬神殿。

由此觀賞圓形大劇場的景致極好。

 威尼斯簡介建築在一百二十個小島上的威尼斯城

是由四百座橋梁與陸地相連接

不只是在建築上

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城市

而是那無與倫比的十五個世紀的光榮歷史使它產生前所未有的吸引力。

這個海上共和國發明了一種政治制度

這種把專制民主混合在一起的體制居然持續了一千年

它所具有的政治與商業能力遠擴充到地中海以外

一直到亞洲。

威尼斯由於擁有快速的帆槳戰船堪稱是海洋皇后

也是東西方之化上的關鍵和巨大橋梁。

旅遊景點(特色)道奇宮道奇宮是9世紀時拜占庭格式建築

可惜於10世紀及12世紀時

曾兩度逢大火

不過每次災後

當局都曾大力修建

現在大家見到這座堂皇的建築

則是15世紀以後再修建的

外觀上採取哥德式的構圖

正面以36根拱形圓柱排列

求取一種均衡感

而在迴廊上則井然有序地並列著71根圓柱。

無論是在空間的安排或造形的美感上

都可窺出建造者的匠心獨運。

尤其叫人喝采的是那些列柱上由白色及粉紅色磚石所拚成的幾何圖案裝飾。

要到宮殿內部

可以聖馬可大教堂附近的Porta della Carta進去

然後再從中庭出來。

通常7、8月時

會有音樂會及歌劇在這裏演出。

威尼斯新任首長的加冕儀式(即就職典禮)

都是在道奇宮

宮殿前有兩尊神像。

至於其入口處的天花板則飾有Tintoretto 所繪的圖畫。

二、三樓有許多廳堂及畫廊

各具特色

並有囚房。

嘆息橋   嘆息橋是犯人們在受刑前必經的地方在此向世界訣別

嘆息橋把公爵宮中的審判廳與河對岸鄰近的新監獄連接了起來

該監獄是於十七世紀初才建造完成的

不過在橋上所發出的悲嘆聲常常被威尼斯光榮的事蹟所掩蓋。

現在這座嘆息橋已經成為著名的觀光勝地

橋下各型遊覽車絡繹不絕

已不復當年的悲慘景象。

舡多拉   舡多拉小船和船夫是威尼斯的特色

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這種不對稱的船隻長11米、寬將近1.5米。

由280塊木板組成

通常是櫟木板

船的彎曲度與該船夫的體重成正比。

威尼斯狂歡節   威尼斯是狂歡節的同字

因為沒有任何城市

在有關這個團體性節慶方面的遊戲、舞蹈、面具能像它那樣創作出更多、更好且更長久的花樣

威尼斯的狂歡節從聖誕節的次日開始

一直到所謂的肥胖星期二為主

也就是教會封齋期前的最後一天

那天黃昏時

聖弗切斯科德拉維尼亞教堂會鳴鐘告訴大家四十天的封齋期開始了。

從1980年以後威尼斯狂歡節期間又恢復了用面具的習慣

並且在馬可廣場還有許多戲劇表演

其中在最後一天還把象徵狂歡節的木偶焚毀。

旅遊景點聖馬可大教堂   創建於9世紀

原本是以收藏聖馬可的遺體為目的

後來不幸燒燬

而於1063年~1073年間重建

建築風格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響。

從空中俯瞰

整個大教堂就像個大十字。

本教堂另一項特色

就是堂前一列並立著哥德式小塔的拜廊

主要是為未受洗的教徒及不准進入教堂內部的懺悔者而設的

這種哥德式的風格

到17世紀時才建造完成。

本教堂的大小(包括拜廊部分)寬62公尺

長76公尺。

由於有13~15世紀時的大理石裝飾及12~17世紀時馬賽克的襯飾

因此以『黃金教堂』之名揚名世界。

由上下兩層五個拱門設計而成的正門

可以同時看到拜占庭式、羅馬式及哥德式等多風格的雕飾。

拱門上層的中央

有四個姿勢優美、神采飛揚的金色躍馬銅像。

這四個青銅像是西元前4~3世紀的作品

原是威尼斯人在1204年從君士坦丁的競技場上取回來的

後來曾被拿破崙在1798~1815年安在巴黎的廣場

深具藝術與歷史價值。

此外

下層五個拱門內部的繪晝

是以聖馬可大教堂創建的故事為主題

以玻璃和馬賽克繪成的精美圖畫

首先從右邊看起

第一幅是17世紀的『把聖馬可遺體從亞歷山大運回的船』

然後依序也是17世紀的『遺體到達威尼斯之圖』、19世紀的『最後的審判』、18世紀的『對聖馬可的讚美』、13世紀的『聖馬可的遺物及其運入聖馬可教堂之圖』。

教堂中央入口處那座拱門的雕刻是13、14世紀的作品

而青銅門則是拜占庭時期所建造的。

在各拱門間還可以欣賞描繪基督教文化發展初期事蹟的淺浮雕。

又在靠近道奇宮右邊可見到一座塔狀的四角形建築物

即寶物館。

走過拱門進入拜廊

立刻可以欣賞到多彩的大理石與多變化的馬賽克彩繪。

至於6個圓頂所構成的大花板上

則是以馬賽克繪成的舊約聖經故事。

在中央入口處上面則是威尼斯名畫家所繪的聖馬可畫像。

入口處的右邊是受洗堂

其圓頂上的馬賽克圖飾是於14世紀時繪製完成的

主要是敘述基督的幼年時代以及聖約翰一生的故事。

在進入教堂的內堂時

可以見到一座拱門

拱門上用馬賽克描繪出基督一生行事的故事。

此外

在內堂圓頂的左右邊

也是用拱形的馬賽克描寫聖彼得和聖馬可的故事。

 佛羅倫斯簡介   佛羅倫斯又稱翡冷翠

就如雅典和耶路撒冷

好像一座文化燈塔在世界上散發光芒

它有極豐富的藝術品

風景燦爛宜人

周圍有協調的丘陵環繞。

擁有一千多年史的佛羅倫斯城也表現了各種所能有的政體形式。

佛羅倫斯城的政權往往密切地關係到保護藝術、政治思想上的思考、關係到宗教先知精神、語文和詩詞的產生

並且也與現代藝術上巨大革新表現有聯。

旅遊景點 聖母百花大教堂   興建於1296年

以代替過去的主教座堂

其設計兼首任建築師為康比約

今日我們所見的大堂

除基本部分照康氐的原圖外

其他部分則依照每位繼任工程師之個人愛好

時有合宜的添換。

首任繼承建築師是係喬托

但他全部的精力都消耗於堂側鐘樓的建造上。

至1365年

達能迪完成鐘樓工作之後

才開始繼續主教座堂的工程。

教堂前三扇大門

每扇門上各有幅半月形的頂蓋

其中各鑲嵌一 幅畫

三角形尖端上各立一座雕像

正門上鑲嵌著聖母的浮雕

兩側門上各一彩色圓窗

其上一排聖者立像

正中稍高處又有一個較大的彩色圓窗

再上

便是大堂的頂蓋。

三扇門原來都是木製的

後皆改為銅鑄

中門和左門全由巴希良所鑄

門面上並刻有藝工浮雕。

左門改鑄得較早

約完成於1897年

其上之藝畫

係『光榮中之聖母』。

中門完成於1903年

其上之藝畫

則取材於『聖母之德行』。

右門為賈學理兄弟合鑄於1899年

其上之藝畫

多半是聖母生活的片斷。

面對大堂以及兩側之壁

以三種不同的義大利大理石板砌成

即卡拉拉的白色大理石

配合著卜納多(Pr的綠色

與馬勒瑪的紅色大理石

交錯穿插而成

使其外貌五光十色。

該堂之稱為『聖母百花』

一則由於此

再則是因為教宗艾吾傑四世於1435年3月25日祝聖教堂時贈予一朵金的玫瑰花之故。

進教堂後

應注意正門背後內壁上的那幅『聖母加冠』鑲嵌畫

是卡迪作於13世紀末葉

配合著兩旁各三位弄弦奏樂的天使

並襯著三扇彩色玻璃圖窗

即正門上的『聖母升天』

左門上的『聖斯德望』和右門上的『聖勞倫斯』彩畫

顏色鮮艷

閃爍光明

給此單調的內部

平添不少光輝。

面對內殿

整個內部

皆可一目瞭然

其直翼長160公尺

寬42公尺

橫翼長91公尺

由此看來

此教堂實在很大。

在入內之右方

可下至地下古教堂參觀

此為過去主教座堂之廢墟

並可見不少由廢墟挖出來的古物。

頂高114公尺

其直徑約45公尺32公分

其美在於頂端的『末日審判』大畫

此畫取材於大文學家波及尼的作品

由華沙麗 和周家理合繪於1572年至1579年之間。

頂緣一圈顏色玻璃彩窗

不但給此圓頂充足的陽光

而且添上不少鮮明色彩。

窗中的畫材

多取於耶穌和聖母的生平事蹟

都是由當時最負盛名的藝術界人士分別設計。

喬托鐘樓   佛羅倫薩人要的是一座極壯觀和極富麗堂皇的鐘樓

他們說到做到

於是便在1334年聘請了喬托來設計;只用了三十年的時間就大功告成了。

它是義大利十四世紀初最豐富雕刻傑作

出奇之處是它把羅馬古典風格的堅固性與哥德風格的高貴性融合在一起了。

旅遊景點 聖十字大教堂   該教堂原是西元1212年方濟各會會士初來佛羅倫斯城時

由當地教民所贈予。

歷年來曾數次重整修飾

今日所見到者是『聖母百花大教堂』與『右宮』的工程師康必約於1294年所設計

由教宗艾吾傑四世在1443年祝聖。

此堂為義大利境內方濟各會會士管轄中最大的一座

長123.9公尺

寬54公尺

高40公尺。

該堂亦名『義大利之光榮大殿』

因堂內有不少名人的紀念碑與墓碑。

 http://www.basil.idv.tw/Main/Travel/main-4/firenze/firenze-57.jpg市政廳廣場   市政廳廣場是13世紀期間佛羅倫斯共和國的一種政體組織

其旁的古宮即為該政體駐驛之所與政治活動中心。

該廣場過去即然是政治中心

其廣闊壯美自不難想像

四周巍峨建築物之多

也是佛羅倫斯其他廣場所不及。

尤其廣場上的海神像最引人注目。

海神石像為安摩納建於1563年間

石像是由純白大理石所刻

明亮耀眼

所以佛羅倫斯人直呼其為『大白人』。

海神像之下有四匹銅鑄的馬

似乎很吃力的拖拉著他

這都是安摩納特別設計的。

http://www.makoto.com.tw/images/0_piazzastatue.jpghttp://ms1.ples.tpc.edu.tw/~t8927/myarts/germany/roth_hedi/rothbrg-9.jpg烏菲茲博物館   義大利最高最大的美術館

以文藝復興的藏畫知名:波提切利、米開朗基羅等巨匠的作品最值得欣賞。

畫廊壁畫是十六世紀以來的織障畫。

烏菲茲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博物館

該博物館供人參觀已經有四個世紀了

它以其無上的繪畫傑作實例

包羅了歐洲繪畫歷史的演變。

米開朗基羅廣場   米開朗基羅廣場不但可供人遊玩散心

還可以俯瞰佛羅倫斯城全景。

遠遠望去

蜿蜒的雅龍河橫貫其中

為那一座單調的樓房添了許多感人的詩意。

該城的主要名勝大部份在河的另一面

如紅白相間線紋的主教座堂

高聳其旁的喬托鐘樓

聖勞倫斯灰褐色的鐘樓

古宮旁蒼老的哨塔

甚而聖十字大教堂

古橋以及河對面之畢迪大廈等

清晰分明

一目了然。

該廣場建於山丘之上

邊緣圍以石砌的欄杆

並設有數座小型望遠鏡

供人觀賞遠近風景。

場中立著米開朗基羅的傑作--大衛石像的銅質複製品。

周圍的銅像乃是1868年波奇模仿米氏刻於麥家經堂墓碑上的原作。

 比薩簡介   位居義大利中部

為陸空交通的要道

在工商業方面也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名勝古蹟『奇蹟廣場』最值得一遊

因為比薩的重要藝術建築幾乎全部位於該廣場四周

而且都以純白的大理石砌成

不論個別藝術或整體之美

都具有令人覺得不虛此行。

旅遊景點主座教堂   該堂建於1063年

費用來自義大利南部西西里島上巴奈爾莫城中一座舊教堂地下所掘出的寶藏

最初的設計人兼工程師為下士革先生。

至1118年

聖堂工程初步完成

教宗哲立西歐二世曾專程前來祝福

此後由其他建築師們繼續完工。

主座教堂為比薩風格的仿羅馬-哥德式建築

教堂內有米開朗基羅、唐那太羅等人的雕刻作品。

多摩大教堂   正式名稱是「鮮花的聖瑪麗亞寺院」

整體是一座哥德式裝飾的建築

由布魯納利斯基設計的大圓頂

代表了佛羅倫斯的標幟。

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是奇蹟廣場的主要名勝之一

許多人到此觀光

多半是被這座舉世聞名的斜塔吸引而來。

塔之所以聞名

是因它本身的斜度超過了力學上離中心點最大角度而仍能屹立不墜的原故

這個圓形大建築

由純白大理石堆砌而成

上下共八層。

底層是塔基

中間六層均相仿

惟上一層較底層為小。

四周有四公尺寬的平台走道

外緣環立著無數的小石柱

形成一個相當美觀的環廊。

該塔建於1174年

第一位建築師為畢博南先生。

由於地基不夠穩固

建塔工程進行得十分緩慢。

當時曾有多人設法修正塔的斜度

但收效很小。

至14世紀末期

另一位建築師畢多默曾加以測量計算

證實該塔雖然傾斜

但是沒有倒塌的危險

所以按照原來的藍圖繼續施工完成。

今天此塔微向南傾斜

其傾出中心線的角度為4公尺又26公分。

因南面的地基比北面約低陷2公尺又40公分

所以該塔的高度由兩邊觀測

北面高5522公尺

南面則只有5452公尺

其傾斜度過去每年約增加8公分。

現在義大利政府不再開放斜塔供人參觀

以防斜塔倒蹋

並且正使用灌漿的方法

想使斜塔傾斜角度縮小。

 龐貝簡介   於公元79年被維蘇威火山的火山灰所掩滅而成為一個死城

在那兒可以體會一下公元79年前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特別之處

龐貝城的特徵是使用紅色。

旅遊景點龐貝古城and維蘇威火山   龐貝古城位於維蘇威火山的東南麓

約27公里的距離

西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所噴出的岩質火流

將整個城市淹沒於地下

直至18世紀才開始挖掘出來。

從此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考古中心與地質學研究的對象

並也是全世界觀光客所嚮往的古蹟。

該古城是俄斯克(Osci)古民族所建。

紀元前6世紀被希臘人同化

西元63年

曾遭大地震損壞

重整後

新建造的殿堂林立城中。

17年後

重建工程完成不久

商業正是蓬勃發展之時

意想不到的災難突告臨頭。

時值西元79年8月24日

維蘇威火山

忽然驚天動地的爆發了

其噴出的岩質火流

不但將龐貝

而且將艾可納(Ercolano)與沙比亞(Stabia)一併淹沒

其災情中最慘的還是艾可納

淹沒達20公尺之深!龐貝與沙比亞不過七、八公尺而已。

大部分的人民

或為岩漿所燒死

或為倒坍的房舍所壓死

甚或被淹沒在土石之中活活窒息而死。

今日龐貝博物館中

尚存有幾尊慘死前掙扎過的屍首

足以描述當時龐貝城最後幾分鐘的慘象。

 拿坡里簡介   拿坡里建於西元前七世紀

希臘人稱她為「新的城市」。

由於氣候溫和

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大帝、提貝留斯及尼祿大帝都曾來此地避寒。

拿坡里是義大利最美麗的港口

義大利人曾說:「朝至拿坡里

夕死可矣。

」民風相當活潑而強悍

街道也很髒亂嘈雜。

路上機車很多

交通之紊亂和台灣不相上下

但與北義不同的風格

反而成為許多電影及舞台劇的題材。

旅遊景點聖馬丁諾國立博物館   聖馬丁諾國立博物館位於山上

可搭纜車前往。

館內所展示之陶瓷品

栩栩如生

尤以耶穌誕生的陶像群最為壯觀

燈光並會隨朝夕變化。

  散露西亞港   義大利民謠中一再傳頌的美麗港灣

旁邊有一片綠樹成蔭 的市民公園。

在此並可眺望蛋形城堡(Castel del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紐頓e世界 的頭像
    紐頓e世界

    紐頓e世界

    紐頓e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